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叫“蓝耳病”,是生猪养殖过程中一种常见的高接触传染性疾病,具有传染性强、传播速度迅速、发病急、死亡率高的特点。蓝耳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空气传播,发病猪的转移也可导致本病传播。临床特征以妊娠母猪流产、仔猪和育肥猪出现肺炎为主。通过加强猪群饲养管理和环境消毒,做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免疫,采取综合防制措施,才能有效控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,避免养猪因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造成的经济损失。1.1 病原特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(PRRS)的病原体为动脉炎病毒属的成员,是一种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 病毒,病毒粒子呈球型。病毒有2 个血清型,即美洲型和欧洲型,我国分离到的毒株以美洲型为主。病毒对酸、碱都很敏感,特别是非常不耐碱,一般的消毒剂对其都有抑制作用,但在空气中的感染力可以持续3 周左右。1.2 传播特征 呼吸道是主要感染途径,可通过空气传播。猪场之间猪的移动、接触被污染的物品、工具、工作人员窜栏、病猪粪污处理不当等,猪场脏乱,气候差、饲养密度大都容易导致本病发生和流行。另外,鸟类、野生动物、老鼠、昆虫都可以机械传播造成蓝耳病传染。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猪发病后主要表现呼吸困难症状,但具体症状根据感染猪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又有所不同。急性感染猪群的早期症状与流行性感冒相似,出现发热嗜睡、食欲差、呼吸不畅、咳嗽等特征。发病的母猪,通?;岜硐殖鼍裥傅?,容易疲倦、持续咳嗽,呼吸速度减缓、体温升高等症状。未受孕母猪则会导致内分泌失调,很难受孕等情况。妊娠期母猪,则很可能会导致母猪流产或早产、产下仔猪为死胎的情况。感染的公猪,表现厌食,发热,嗜睡,呼吸加快,咳嗽,精液减少,活力下降,受精率和产仔率降低,有的公猪突然死亡。发生蓝耳病的哺乳期仔猪和保育猪,被毛粗乱、精神不振、怕冷,呼吸困难,张口呼吸,流鼻涕,侧卧,四肢划动,死亡率达50% ~60%。气喘或耳朵发绀,有的有出血倾向,皮下有斑块,出现关节炎、病毒血症等症状,死亡率高达60%。仔猪断奶前死亡率增加,而胚胎期感染病毒的,多在出生时即死亡或生后数天死亡,死亡率高达100%。育肥猪症状较轻,主要表现为发热、沉郁、昏睡、咳嗽,呼吸困难,有些猪双眼肿胀,出现结膜炎和腹泻,有些断奶仔猪患病也会出现像体温升高、呼吸困难、食欲不振、腹泻、眼结膜炎等症状。病猪常因继发感染胸膜炎、链球菌病、喘气病而致死。如果及时治疗,不发生继发感染,生长肥育猪可以康复。剖检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死亡的病猪,淋巴结出血,肺脏水肿,充血、出血。特别是肺部出现间质性、出血性肺炎为特征,血液稀薄呈水样,并伴有细胞浸润和卡他性肺炎区。腹股沟淋巴结肿大。肾肿大,膀胱粘膜有点状出血;流产胎儿及弱仔剖检,可见头部,皮下水肿,胸腔内积有大量清亮血点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病毒病,该病常发生混合感染,通过临床症状和剖检的病理变化难以与其它相似流行病区分,需借助RT-PCR 等诊断方法确诊。猪蓝耳病目前临床上没有特效药物,做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免疫,能达到预防的效果。采取综合防制措施,对症治疗,防止并发症。未出现该病的养猪场,要加强引种检疫制度,控制人员进入,严格消毒。加强饲养管理,调整好猪的日粮,提高矿物质、维生素、微量元素摄入量,平衡各类氨基酸等,提高猪群的抗病力。未出现该病的猪场做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免疫接种,后备母猪在配种前进行2 次免疫,首免在配种前2 个月,间隔1 个月进行二免。小猪在母源抗体消失前首免,母源抗体消失后进行二免。灭活苗安全,但免疫效果略差,基础免疫进行2 次,间隔3 周,每次每头肌注4ml,以后每隔5 个月免疫1 次,每头4ml。发病猪场,严格封锁疫点,防止疫情扩散。严格隔离病猪,对病死猪尸体、流产和早产胎儿进行无害化处理,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严格消毒或销毁。对病猪进行隔离并对症治疗??捎冒⑺蛊チ炙俏沽俨钢?,以减轻发热,延长妊娠期,减少流产。用抗菌素和磺胺类药防止继发感染。目前,猪蓝耳病无特效药,猪群一旦发病,必须立即隔离治疗,并对全场进行消毒,严格落实隔离制度,病猪专场专人管理,避免交叉感染。5.1 加强饲养管理 定期消毒,保证猪舍内环境清洁,做好通风管理工作, 保证猪舍内温度适宜,猪舍内铺设的垫草等要经常换。冬季细菌病毒多,猪舍及用具要定期进行消毒,严格防疫,对引进猪只做好检查工作。5.2 保持栏舍内温度和湿度的相对恒定 在阴雨连绵、持续阴冷的季节, 一定要根据天气预报,提前做好猪栏保温及湿度设备设施的检修工作,确保在持续恶劣天气时,保持猪舍内温度稳定、环境干燥。一般猪栏室温控制在15 ~22℃之间,产房仔猪温度控制在25 ~28℃,相对湿度保持在60% ~70%,可以为猪群提供比较舒适的生活环境。5.3 冬季做好栏舍的通风换气工作 通风换气一般选择在太阳高照、气温高的中午进行?;黄币裱靶 ⒒?、不直吹”的原则?;黄蓖ǚ缈谝∫坏?,而且要缓慢开启,同时进风口的位置要避免进风直接对着猪群机体吹,避免换气时,外界强、大的冷空气突然对猪机体造成强烈刺激,引起猪群感冒,诱发本病。5.4 利用生态养殖技术,提高猪群抗病能力 要提高猪群机体抗病能力,可以利用生态养殖中常用的中草药发酵料、日常饮水添加电解多维或者益生菌,利用益生菌发酵料等技术,提高猪群免疫及抗病能力。5.5 做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疫苗的预防接种 做好抗体水平检测工作,根据场地流行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情况,选择适合的疫苗,合理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。种猪一年3 次,分别在3、7、12 月各注射一次疫苗,且每头猪肌注3 头份;育肥猪群免疫2 次,23 ~25 日龄首免,60 日龄二免。5.6 防止病毒进入圈舍 做好场地的人员、车辆、饲料、药品进出的消毒工作,防止人员物资流动带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病毒。5.7 谨慎引种 不要在疫区引种,避开疫情易高发季节期间引种,引种前后加强检测,做好隔离工作,尽量自繁自养。